助推经济复苏财政政策如何做好“加减法”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3-02 09:44  浏览量:4102  作者:文辉   阅读量:7494   

3月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会上介绍,在2023年,财政政策要“加力”也要“提效”,其中,既包括加大财政支出、保持投资力度的“加法”,也包含降低税负的“减法”。

加支出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刘昆表示。

应对这些风险挑战,需要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在这其中,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在“加法”方面,刘昆表示,财政部门将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

“虽然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我们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我们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刘昆介绍,从财政支出情况看,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加,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基层“三保”能力,转移支付也需要保持必要力度。

刘昆指出,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同时,将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此次明确表态加大财政支出强度也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的落实。

扩投资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当日的会上介绍。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也毫不意外地被纳入“加法”之列。具体而言,许宏才指出,接下来财政部将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事实上,此前财政部相关座谈会上曾指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创新宏观调控,不主要依赖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何今年投资仍然“确保力度不减”?

“这一分析的提出,在于2008年国家以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发展,使我们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从此宏观调控的刺激政策离不开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一般而言,投资的重点都集中在铁路、城市基础设施、国家重大工程等少数几个领域,目前,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逐渐减少,其投资拉动的边际效率逐步降低。”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唐大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这一分析并非对投资拉动力的否定,而是在提醒不能‘依赖’一两种模式,不做未经科学分析和可持续性研究的投资。”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投资强有力的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有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已累计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4.6万亿元。其中,2022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这当中包括预算安排的和依法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这两个部分,支持约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

“这些项目的建设,发挥了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作用。”许宏才表示,2023年,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基础上,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

减税负

值得关注的是,财政部门接下来将在税负上做“减法”。财政部另一位副部长朱忠明在会上表示,“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据许宏才介绍,将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同时,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市场主体。此外,还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财政政策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最终都将落到“促经济”上,对此,许宏才认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健康发展,主要还是靠消费,让消费尽快恢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

“大力提升消费信心,释放消费的潜力关键是解决好不敢消费、不便消费、不愿消费等突出问题。”许宏才表示。

唐大杰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增加就业:一方面要优化营商环境,让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更自由,税负更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支持企业提供就业培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城市化是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条件。去年出现了城镇就业人口下降的问题,因此,我们仍应该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减少户籍、社会福利的障碍。”唐大杰表示。

目前,财政部门已然准备由此入手激发消费潜力。据许宏才介绍,接下来,财政部门将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既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依靠劳动创造收入,也要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

“目前看来,由于2月经济延续企稳回升势头,政策保持观察态势。”民生银行团队宏观中心主任王静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总体上,节后复工成色不断增强,市场信心也在逐渐企稳。进入3月之后,全国‘两会’将会明确新的稳经济政策,预计经济复苏基础将继续夯实。”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文推荐

  •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推介会在中国华电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召开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推介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政策宣讲会在湾谷科技园举行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