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由“芯”生,随“芯”而动,华数锦明“THEONE”发布会隆重举行

来源:证券之星  时间:2023-06-29 12:15  浏览量:7016  作者:安远   阅读量:8377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市场化发展新阶段,极简制造、极限制造、智能制造成为行业共识,降本增效成为行业的主旋律。作为一家专注锂电池模组和PACK制造系统的高科技公司,华数锦明于6月28日,在常州基地召开了主题为:线由芯生,随芯而动的THE ONE模组生产线技术发布会。

公司简介

华数锦明是华中数控旗下的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研发和系统集成的科技型制造企业,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工业机器人、全自动包装设备、大物流系统和智能软件等领域具备国际一流的研发与设计制造能力,坚持以工业4.0为导向,为全球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在常州、武汉、匈牙利及美国建有生产基地。

华数锦明从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在锂电池模组与PACK制造环节耕耘,在母公司强大的运动控制技术支持下,一直伴随着行业成长不断进化。

锂电池模组生产线现状与痛点:

锂电池模组电芯处理段一般包含:电芯上线、扫码、OCV测试、NG替换、电芯等离子清洗、电芯涂胶、电芯堆叠等关键环节。

原来的锂电池模组生产线的的工作方式是:走-停-走,生产节拍一般是18~24PPM,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今年上半年突破30%,动力电池需求进入TWh级别,正在迎来大制造的时代,行业普遍将生产节拍达到24PPM~60PPM作为追求目标,但现有的节拍提高是用大量同样的设备简单做加法,并通过复杂的线体进行连接这种堆砌方法做出来的,成本更高,稳定性反而下降,效率提升不明显。而且更加与目前锂电行业内平均12-24个月换型的现状不符,存在的天然矛盾。

THE ONE 的技术进步点:

为解决锂电模组线生产提速提效的需求,在大制造的时代降低设备的TCO费用,华数锦明面对:1、目前的高速化,是大量的设备堆出来的,产线在不断地做加法,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低稳定性2、锂电行业平均12~24个月的频繁换型要求的两大行业痛点,创造性提出了THE ONE模组生产线解决方案,目前大圆柱生产节拍可以做到100-400PPM,方型铝壳可以做到20-60PPM,软包可以做到30-50PPM,生产效率提高3-4倍。

THE ONE模组生产线电芯处理段的6大优点:

1,灵活组合、一次性硬件投资下降10-15%

2,多SKU生产

3,无工装板设计、堆叠后段可以灵活配置工艺需求

4,占地面积减少15-40%

5,极低的换型硬件投资

6,结构简单、单元化、标准化

THE ONE模组生产线模组成型段的5大优点:

1, 非刚性连接、各个工艺站之间生产顺序可以调整

2, 通过RGV车高速运动可以满足模组产线的高节拍要求

3, 平衡各个工艺站产能节拍波动、提高稼动率和工站均衡性

4,拆卸、维护方便、换型快速便捷、硬件和时间成本低

,5,非常容易实现标准化

THE ONE模组生产线的制造与交付

THE ONE模组生产线根据需要成组的锂电池电芯分为4680大圆柱、方型铝壳、软包三类,覆盖所有的锂电池形状。

THE ONE模组生产线的交付时间表:

2022年,第4季度,已经向客户交付了大圆柱电池的电芯处理段

2023年,第2季度,开始向客户交付方壳电池的模组线

2023年,第3季度,开始向客户交付软包电池完整形态的THE ONE线

2023年,第4季度,开始向客户交付方壳电池完整形态的THE ONE线

2024年,第1季度,我们将把所有的模组线都变成THE ONE

最后:

本次THE ONE模组生产线技术发布会由工信部江苏大学新能源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副院长顾国洪全程主持,发布会现场荟聚了:一汽红旗、吉利、江铃、小鹏、华人运通等车企代表,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孚能科技、赣锋锂业、远景、力神等锂电头部企业代表以及伟巴斯特、敏实集团、康耐拓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代表,共160余人。

企业所在地的武进国家高新区李皓主任到场致辞并主持了THE ONE模组生产线揭幕仪式。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等国驻上海总领馆也派员参观了华数锦明工厂并参加了本次技术发布会。

规模化大制造能力是当前电池行业最核心、最基础的竞争能力,把其他行业成熟的大制造技术引入锂电制造体系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华数锦明的实践走在了锂电模组装备企业的前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文推荐

  •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推介会在中国华电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召开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推介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政策宣讲会在湾谷科技园举行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